“实战Elisp”系列旨在讲述我使用Elisp定制Emacs的经验,抛砖引玉,还请广大Emacs同好不吝赐教——如果真的有广大Emacs用户的话,哈哈哈。
Emacs的org-mode用的是一门叫Org的标记语言,正如大部分的标记语言那样,它也支持无序列表和检查清单——前者以-
(一个连字符、一个空格)为前缀,后者以- [ ]
或- [x]
为前缀(比无序列表多了一对方括号及中间的字母x
)
此外,org-mode还为编辑这两种列表提供了快速插入新一行的快捷键M-RET
(即按住alt
键并按下回车键)。如果光标位于无序列表中,那么新的一行将会自动插入-
前缀。遗憾的是,如果光标位于检查清单中,那么新一行并没有自动插入一对方括号
每次都要手动敲入[ ]
还挺繁琐的。好在这是Emacs,它是可扩展的、可定制的。只需敲几行代码,就可以让Emacs代劳输入方括号了。
Emacs的AOP特性——advice-add
借助Emacs的describe-key
功能,可以知道在一个org-mode
的文件中按下M-RET
时,Emacs会调用到函数org-insert-item
上。要想让M-RET
实现自动追加方括号的效果,马上可以想到简单粗暴的办法:
- 定义一个新的函数,并将
M-RET
绑定到它身上; - 重新定义
org-insert-item
函数,使其追加方括号;
但不管是上述的哪一种,都需要连带着重新实现插入连字符、空格前缀的已有功能。有一种更温和的办法可以在现有的org-insert-item
的基础上扩展它的行为,那就是Emacs的advice
特性。
advice
是面向切面编程范式的一种,使用Emacs的advice-add
函数,可以在一个普通的函数被调用前或被调用后捎带做一些事情——比如追加一对方括号。对于这两个时机,分别可以直接用advice-add
的:before
和:after
来实现,但用在这里都不合适,因为:
- 检测是否位于检查清单中,需要在调用
org-insert-item
前做; - 追加一对方括号,则需要在
org-insert-item
之后做。
因此,正确的做法是使用:around
来修饰原始的org-insert-item
函数
1 | (cl-defun lt-around-org-insert-item (oldfunction &rest args) |
这下子,M-RET
对检查清单也一视同仁了
Common Lisp的method combination
advice-add
的:after
、:around
,以及:before
在Common Lisp中有着完全同名的等价物,只不过不是用一个叫advice-add
的函数,而是喂给一个叫defmethod
的宏。举个例子,用defmethod
可以定义出一个多态的len
函数,对不同类型的入参执行不同的逻辑
1 | (defgeneric len (x)) |
然后为其中参数类型为字符串的特化版本定义对应的:after
、:around
,以及:before
修饰过的方法
1 | (defmethod len :after ((x string)) |
这一系列方法的调用规则为:
- 先调用
:around
修饰的方法; - 由于上述方法中调用了
call-next-method
,因此再调用:before
修饰的方法; - 调用不加修饰的方法(在CL中这称为
primary
方法); - 再调用
:after
修饰的方法; - 最后,又回到了
:around
中调用call-next-method
的位置。
咋看之下,Emacs的advice-add
支持的修饰符要多得多,实则不然。在CL中,:after
、:around
,以及:before
同属于一个名为standard
的method combination
,而CL还内置了其它的method combination
。在《Other method combinations》一节中,作者演示了progn
和list
的例子。
如果想要模拟Emacs的advice-add
所支持的其它修饰符,那么就必须定义新的method combination
了。
可编程的编程语言——define-method-combination
曾经我以为,defmethod
只能接受:after
、:around
,以及:before
,认为这三个修饰符是必须在语言一级支持的特性。直到有一天我闯入了LispWorks的define-method-combination词条中,才发现它们也是三个平凡的修饰符而已。
1 | (define-method-combination standard () |
秉持“柿子要挑软的捏”的原则,让我来尝试模拟出advice-add
的:after-while
和:before-while
的效果吧。
:after-while
和:before-while
的效果还是很容易理解的
Call function after the old function and only if the old function returned non-
nil
.Call function before the old function and don’t call the old function if function returns
nil
.
因此,由define-method-combination
生成的form
中(犹记得伞哥在《PCL》中将它翻译为形式),势必要:
- 检查是否有被
:before-while
修饰的方法; - 如果有,检查调用了被
:before-while
修饰的方法后的返回值是否为NIL
; - 如果没有,或者被
:before-while
修饰的方法的返回值为非NIL
,便调用primary
方法; - 如果有被
:after-while
修饰的方法,并且primary
方法的返回值不为NIL
,就调用这些方法; - 返回
primary
方法的返回值。
为了简单起见,尽管after-while
和before-while
变量指向的是多个“可调用”的方法,但这里只调用“最具体”的一个。
给这个新的method combination
取名为emacs-advice
,其具体实现已是水到渠成
1 | (define-method-combination emacs-advice () |
call-method
(以及它的搭档make-method
)是专门用于在define-method-combination
中调用传入的方法的宏。
用一系列foobar
方法来验证一番
1 | (defgeneric foobar (x) |
后记
尽管我对CL赏识有加,但越是琢磨define-method-combination
,就越会发现编程语言的能力是有极限的,除非超越编程语言。比如Emacs的advice-add
所支持的:filter-args
和:filter-return
就无法用define-method-combination
优雅地实现出来——并不是完全不行,只不过需要将它们合并在由:around
修饰的方法之中。